陶鬶:造型似鸟的炊煮器

后屯遗址出土的灰陶鬶

在许昌博物馆一楼展厅,有一件别具一格的“鸟形”器具——灰陶鬶。口径10厘米、高22厘米、足距13厘米、侈口、束颈、带状鋬、三袋足、鸟喙形流。其造型优美,制作精细,出土于禹州市后屯遗址。
“陶鬶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重要的炊煮器,也是中华史前文化的代表性器物。这种复杂流线型的史前陶器,造型似鸟,构思巧妙,布局合理,可分为实足鬶、袋足鬶等,又可分为红陶、褐陶、灰陶、白陶等。”许昌博物馆保管部主任陈文利说。
陶鬶是一种实用器物,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早在新石器早期,先民们就培植了水稻、粟等农作物。随着农业的发展,人们需要各种器物来装粮食、煮粮食。在山东章丘西河遗址出土了一件新石器时期的陶釜,它的底部造型就是一个圆底,类似葫芦剖开后制成的水瓢。圆底的器物怎么加热呢?古人想出了一个法子,在陶釜底下放三块石头就可以加热了。同样在山东章丘西河遗址,就发现了不少这样的石头。
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的石头不太规整,器物放上去可能会倒,所以他们就烧制了平整的结构支脚。在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出土的陶支脚,就可以把陶器平稳地架在支脚上。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支脚也不方便,每次加热都要重新拼在一起太麻烦了,所以,他们把三条腿粘在陶器的底上,把它制成一个整体。
加热后的陶器怎么拿呢?先民们就在器身上加了把手。直接用陶鬶往碗里倒东西会出现对不准的情况,所以,陶鬶的口部被拉长后再加一个凹槽,制成了流口。原来陶鬶的足部是实心的,后来变成了空心的袋足。烧水的时候,由于水填满了袋足,使它的受热面积变大,可以加快水烧开的速度。
“古人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运用形象、夸张的艺术手法,以三足鼎立的稳定性原则为基础,创造出三个袋形锥足,具有增加受热面积以缩短烹煮时间的作用。小小的陶鬶体现了原始先民的生活智慧。”陈文利说。
陶鬶的种类很多,从足上可以分为实足鬶、袋足鬶、细足鬶等;从陶质陶色上又可以分为红陶、白陶、褐陶、灰陶和夹砂陶等。但无论怎样划分、变化,其特征都是鸟的造型。
陶鬶取自鸟形,与部落氏族中盛行的鸟崇拜密不可分。《王制》曰:“东方曰夷。”东夷是我国古代中原对东部各部落的统称,主要分布在今山东、江苏一带。
《左传》载:“我高祖少昊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少昊作为东夷部落首领,以不同的鸟名作为氏族名和官名,由此可知,东夷部族是崇尚鸟,以鸟为尊的。在此基础上以鸟形象为引导,创造出鸟状的陶鬶作为日常生活用具便不难想象了。
许慎《说文解字·鬲部》曰:“鬶,三足釜也,有柄喙。”喙即鸟嘴。除了盛水、烧水外,陶鬶还可用于炖煮羹汤或温酒,做好后作为餐具直接端上筵席。
鸟鸣与酒香,看似毫无关联,却在陶鬶这种器物上体现出来,充满浪漫色彩。
“在出土发现的原始陶器中,陶鬶是结构相对复杂的一种器物,凭借特殊的造型格外引人注目。”陈文利说。
陶鬶的造型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原始先民在模仿自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在长期的造型经验积累之后,加入新的元素,并不断赋予陶鬶新的生命力。
众所周知,山东地区东夷人是用鸟作为自己的图腾的。山东的原始先民不像西北地区的先民那样,将自己崇拜的图腾作为主要彩绘图案画在陶器上,而是用一种象形的立体形象来表现自己所崇拜的鸟,这就是山东地区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特殊陶器——鬶。在山东地区,出土了这一时期数以万计的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陶鬶。
因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实用性质,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陶鬶在多个地区广泛使用。许昌博物馆展出的这件陶鬶出土于禹州市后屯遗址,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典型器物。这件陶鬶像一只引吭高歌的鸟儿,看上去非常灵动。
作为一种具有文化特征的日常生活器物,陶鬶从出现到兴盛,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大汶口文化早中期是陶鬶的形成期。此时陶鬶形制尚未完备,虽然只是个雏形,但也具备了基本特征:实心三足,腹部如壶,颈口捏扁成流和简易鋬把。这些早期的实足陶鬶非常原始化,胎体笨拙,胎壁很厚,单调且原始,但也能明显看出鸟的形状。
大汶口文化中期、晚期,是陶鬶演变的第二阶段发展期。此时陶鬶形制上出现了一些鲜明变化:空心足和乳形袋状足代替实足;绞索状鋬把渐少,转而以半环状鋬把代之;颈下部收敛,流口鸟喙形上翘,出现向上突出的鸭嘴状敞口流;腹部由扁向圆发展,多锯齿附加堆纹一周。到陶鬶发展的第三阶段兴盛期时,冲天流出现,脖颈和腹部的连接线被弱化,二者逐渐融为一体,此时大致是龙山文化时期,而后陶鬶随着东夷人向中原迁徙逐渐扩散。后期二里头文化中发现的封口盉与《礼记·明堂位》中记载的夏后氏的灌尊——鸡夷(彝),其祖型都是大汶口文化时期的陶鬶。
18世纪中叶编定的清代宫廷所藏铜器《西清古鉴》一书中,收录了一件独特的铜器“周子孙匜”。然而,从其形制看,与山东龙山文化的陶鬶极为相似。有学者据此认为:“山东龙山文化已有了青铜冶炼业,已进入青铜时代。铜鬶无疑比陶鬶更重要,它不是日常用具,应是一件礼器。”河南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遗址曾出土一片铜容器残片,据推测,是鬶的残片。
鬶、盉、爵是早期青铜礼器,其发展标志着中国北方青铜时代的开始。
在河南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一件商代晚期的青铜尊,整体造型模仿了一只鸮的形象。
鸮就是猫头鹰,它所表达出来的思想和陶鬶相似。陶鬶里所蕴含的文化被青铜器继承,成为青铜文化的一部分。
“小器皿里蕴藏大智慧。陶鬶作为一种古代陶制容器、炊器,造型优美,融合了原始先民超乎想象的艺术审美和创造能力。”陈文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