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金昌与书的故事

苏金昌是位传奇人物,有诸多故事。如果说到他著书、编书和藏书的故事,怕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2002 年夏,金昌遭遇一场“生死劫”,身患大病且为恶症。彼时他 50岁,就此罢休,听天由命?抑或奋力一搏,挑战病魔?最终他选择了后者。与他患同疾已15年的摄影艺术家王世龙鼓励他勇敢与疾病抗争,并介绍经验说:“出书可以治病。”王先生在病中先后推出摄影画册和文集共5部,而后病情日趋减轻,身体康复。
金昌言听计从,赴外地治疗归来后,即着手整理摄影作品。此时,他已拥有20多年摄龄。历时数月,他在王先生的精心指导下编成《随得瞬悟》——他的第一部摄影作品集。自此,他开启了著书、编书的生涯。
这些年,他几乎年年出新书,岁岁有收获,陆续创作出版了“名花文化书系”三部(《荷语禅心》《梅品神韵》《菊姿竞艳》)、传记文学《德润履迹传家风》(与他人合著)和纪实文学《一群“傻子”的歌唱》,整理重印《名人楹联集萃》《三字锦》(清代家塾课本),还编印了许昌市老年诗歌学会专集6部,正在修订的《大河颂》《水润莲城颂》等有待印行。
如今,金昌年逾古稀,身体康健,疾病渐行渐远。
金昌自幼爱书成癖,因家境不佳,多借书阅读。中学时,他曾借抄《医学三字经》医书,装订成册,随身阅读。成年后,收藏古旧图书成为他的业余至爱,他是闻名遐迩的史志收藏家。20世纪80年代初,金昌主管编纂《禹县税务志》,自此熟悉并爱上方志学,且一发不可收拾。经过40多年的广收博采,如今,他已拥有纸质各类志书1000余种,另有电子版各类志书近万种。
他还收集地方史志,对此他经历了三个阶段、三次扩容:一是由收集专业志到收集新编县志,一是由收集新编县志到整理重印县志,一是由收集新旧县志到收集省志、州志、府志和山川志、名胜志、乡村志、寺庙志等。在这方面,他得手的第一本书是《浚县税务志》,此书使他受益匪浅。
如今,他家藏各类图书近万册,分四处存放。史志之外还有政教、中外古今文学名著和戏曲、音乐、书法、美术、摄影等方面的书籍,以及民间文艺著作等。
金昌藏书特别着重稀缺性和补遗作用。他收藏有多部存世不多的作诗、读史、解经的古书和地方文献,如《试帖玉芙蓉》《史学丛书》和《五经味根录》等。
金昌藏书还讲究实用性。他珍藏的《苏轼行踪考》和《苏辙行踪考》是他在网上下载转印成书的。这是台湾学者李常生沿着苏轼、苏辙一生的足迹,走遍大江南北的考察手记,是第一手资料。李先生曾于2019年2月来到许昌,金昌热情接待,礼敬有加,遂结友好,如今手机交流,信息频频。
淘旧书,金昌自有门道,发现线索后穷追不舍。他识货有头脑、精明有眼力。别人眼里的垃圾,他有时候会看成宝贝。有一次,他在郑州某旧书店,仅用30元钱购得《河南地方戏音乐集成》和河南各县民间曲艺集成分册(油印本)百余本,这些确属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料。
金昌在禹州乡下有座宅院,为独门小院,临街,闲置多年。金昌总想让它发挥余热,思来想去想到了书,他决定为乡邻打造一个“爱心书屋”。说干就干,2017年夏,他将老屋修葺一新,随即将家藏的部分政治、文史、医药、戏曲、书画等一并移来,还新添了一些与农林牧副渔相关和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读物。文朋诗友闻讯后,纷纷伸出援手,捐赠了一批书刊和画册。许昌市图书馆和新华书店还送来了科普“三农”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书籍、教材等数百本。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爱心书屋”已有藏书近两千册,定时开放,阅览方便。每逢开放日,男女老少读书赏画,其乐融融。有人赋诗赞曰:“书声伴笑语,妇孺读书忙。春花育秋实,老宅新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