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州为什么被称为“药都”(二)
第一部《救荒本草》出在禹州,
由明代周定王朱橚所著
朱元璋命朱橚就藩王于开封,后朱橚长期在禹州活动,采集中药材标本,有时还会亲自栽培试验。他将野草野菜中可充饥食用者分门别类,绘出图形,于1406年撰成收载414种植物的《救荒本草》,其中很多道地药材都注明产于禹州,如山茱萸、翻白草等。朱橚死后葬于禹州太白山。由于是周定王葬地,所以太白山又称为明山,因有官军把守看护墓地,当地百姓又称之为官山。其陵墓坐西向东,由砖石建成,是一组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地下宫殿建筑群,被学者誉为明十三陵之缩影,现为河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禹州道地药材资源丰富
禹州地形地貌比较特殊,北部、西部、西南部群山环绕,山前丘岗起伏,东南部平原广阔,颍河自西向东贯全境,境内大小河流50多条。特殊的地貌特征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很多禹州道地药材。据禹州药材资源普查资料显示,河南统一普查的351个品种中,禹州占255种。根据历代本草的记载,大体上有30多种道地药材出于禹州。
历史上许多知名药材以“禹”字打头。例如禹密二花,即金银花,禹州五指岭下所产金银花曾在1914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出,深受世界瞩目。其他以“禹”或“禹州”命名的地道药材还有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州漏芦、禹余粮、禹韭(即麦冬)等。
禹州地产药材还有一个特点,即以“会”或“淮”字打头。因为禹州药交会声名甚著,历史上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只有到禹州的药会上才能买到上好道地药材,所以有些禹州地道药材是以“会”字头命名的。比如全虫(全蝎)称为会全虫,又称“十腿蝎”,比其他地方蝎子多两条腿,只有禹州与陕西华阴县有此品种;辛夷称为会春花,禹州为其正宗产地。因颍河到周口归到沙河,最后流入淮河,属淮河上游,故有些禹州道地药材也挂“淮”字头。古代怀庆府所产的四大怀药当中,有“怀地黄、怀山药”,而淮地黄、淮山药则是产于禹州的道地药材。
禹州传统中药材遵古炮制,技艺精良
雷公在禹州发明了中药炮制,禹州是中药炮制发源地,孙思邈在禹州又促进了中药炮制的发展。禹州历代药工继承雷公与孙思邈的经验,又不断实践与创新,故禹州炮制技艺相当独特,别具一格,有“药不经禹州不香,药经禹州倍生香”的说法。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知名炮制产品,比如禹州“四大蒸货”,包括九蒸九制大熟地(又称九蒸九晒大熟地)、黄精、何首乌、槐豆。九蒸九制大熟地是禹州赵隆太中药行生产的,康熙年间就有了,后作为贡品。宣统三年(1911年)被推荐参加德国柏林“万国博览会”。
改革开放以来,由禹州著名老药工朱清山老先生牵头,恢复禹州“四大蒸货”制作技艺,获批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尤其是饮片加工,技艺超群。有些饮片加工后细如丝、吹能飞,片片均匀,厚薄适宜。一只象杏大小一样的槟榔,可以切出170片“蝉翼槟榔”,能够一吹上天。禹州历史上的药刀,形似月牙,质量很好,被誉为全国三把药刀之一。
正因为中药材的炮制技术过关,从而能够促进中药材专业市场、集散地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成药的发展。禹州知名中成药的种类很多,如眼药保光清凉散、紫金锭眼药等。196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指导全国中药生产的《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禹州就有152种中成药收录其中。
禹州药市曾经受过皇帝敕封
明朝建立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亲下圣旨,诏令全国药商到钧州(即禹州)集结,钧州遂成为全国性的药材市场。这同时也奠定了禹州的药都地位。而安国、亳州、樟树三地药材市场在历史上均未受过皇帝的敕封。
简而言之,从中医药文化发祥地、中药材经营历史悠久、药王孙思邈长期在此采药行医、众多道地药材产地、中药材精加工炮制、皇帝敕封药材贸易中心等多角度来看,禹州作为“药都”可谓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