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逐影记》:触摸小人物的悲喜人生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胡学文最新出版的中篇小说集《逐影记》收录了其近年创作的五篇中篇小说:《逐影记》《内吸》《白梦记》《丛林》《去过康巴诺尔吗》。小说秉承他关注现实和小人物的创作传统,呈现平凡小人物的生存处境和精神困境,挖掘人性深处潜藏的丰富内涵。
优秀的作家,是不断求新求变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必定是超越地域的。从张家口、石家庄到南京,胡学文身上有北方故土种下的深刻印迹,也有南方文化注入的给养。他的经历和情感让其观察生活和社会的视角不再执着于故土,慢慢转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小人物”,求新求变的文学追求使他的写作超越地域,直指人类共同的精神花园。
《逐影记》中各篇小说虽隐隐约约映照他对家乡的记忆,而“小人物”却已成为他作品里最显著的标识。他作品中鲜活生动的小人物在面临困境时,往往有着执拗、坚韧的性格。写作是一次又一次的灵魂照见,“这种性格他们要想活出个样子来,执着和坚守是唯一可以依靠、可以从内心获得的。生存的压力,使他们不能不坚韧。这是他们的力量,也是我写作的力量”。胡学文在小人物的写作中照见自己和时代褶皱里的人群,而小人物身上的力量经他以妙笔精心描摹,渐渐传导到我们身上,帮助我们照见自我的悲喜人生和精神底色,于生活重压里窥见世界的本质与本相。
看小人物的喜与悲,就像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千千万万人。
《逐影记》的主人公安娜一直困在生活的阴影中,与他人和社会一直处于紧张对立的关系,直到遇见米东清。生活里的“影”无处不在并挥之不去,每一个人都无法摆脱生活的困局,我们欲罢不能却又欲拒还迎。《白梦记》描写了吴然因过失杀人入狱,父亲吴子宽为寻求事件的真相而产生实实在在却无以名状的存在焦虑。生活的真相就摆在那,虽然无套路可寻,但总会在不经意间露出,而我们要做的,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它。《丛林》《内吸》《去过康巴诺尔吗》分别讲述无法逃避的家庭关系、信任的缺失、诱惑面前不同人生的选择等。在胡学文节制而收敛的叙述中,读者不禁在想,生活在社会的丛林里,改变不了生存环境,但至少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坚守人性的本真,保持自由的意志。
《逐影记》中的小人物,有对生活的焦虑、困境的无奈和命运的妥协,但他们从未被残酷的现实真正击倒,身陷生活沼泽依旧倔强斗争,即便头破血流也绝不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