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林黛玉谈“人参养荣丸”
《红楼梦》中,在林黛玉初入荣国公府时,作者对其体态举止做了描述。由其言谈举止不俗,可见其人神志清晰,当属得神一类,然而身体面庞怯弱不胜,则知此人形瘦气虚,不足之证即为虚证。黛玉先天不足,气血亏虚,后天虽极力培补,然而见效甚微。气血两虚,则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失于濡养,各种机能失之推动与调节,故可出现不荣或不用的病证,这就是形气不足,属于气血两虚的证型。
对于气血两虚的治疗,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形不足者以精神萎靡、倦怠嗜卧、动则气喘、乏力自汗、畏寒肢冷、舌淡脉弱等为主要症状;精不足者以身热心烦、潮热盗汗、失眠多梦、头目眩晕、面黄肌弱、腰膝酸软、肢痿无力、舌红脉细等为主要症状。
李东垣《脾胃论》中“劳者温之,损者温之,盖甘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剂泻胃土尔,今立补中益气汤”,是对“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的继承和发扬,形不足者为气虚,当以温补之法来治疗。人参养荣汤即为十全大补汤去川芎,加五味子、远志、陈皮而成,补而不滞,加强了安养心神之功。
人参养荣汤首见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方虽名汤,却为散剂,这与宋代的用药特点密切相关,煮散节约药材,取用方便,后代改为蜜丸,如梧桐子大,温开水送下,因其疗效确切,沿用至今。
“人参养荣丸”又可叫“人参养营丸”,虽名养营,但从其药物组成可知,本方实为补气养血、宁心安神之剂。“荣”有濡养之义,“营“为营血,而气能生血,血也能化气,补血也要补气。方中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甘草等补气健脾,当归、白芍、熟地补血调血,均为主药;辅以肉桂振奋脾阳,通利血脉,鼓舞气血生长,陈皮理气健脾;五味子、远志滋肾益智宁神;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效。
《红楼梦》就是这样给出药方的,黛玉最后答道:“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读至此处,笔者暗暗惊叹,曹雪芹的中医药文化素养竟如此深厚,最后那张“人参养荣丸”药方,不仅符合黛玉人物特点,而且准确把握住了病机,用药精准。曹雪芹在这里借这样一个问答、一张药方,在黛玉出场时就将她的体态、性格、人物特点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曹雪芹将中医药知识完美地融入了《红楼梦》的创作中,让中医药文化渗透在字里行间,使人物形象更为立体,也使中医药知识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