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垕三堂文化
凡是到过神垕的人,没有不对她留下深刻印象的,在离开之后,没有不常常怀念她的。神垕好像是每个人的恋人,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魔力在吸引着每个从全国各地来的游子;而对于住在这里的人,又像是每个人的母亲,一旦离开她,便会莫名其妙地想念她。
神垕镇始建于宋代,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古有“进入神垕山,七里长街观。七十二座窑,烟火遮云天。客商遍地走,日进斗金钱”的诗句美誉。明成化年间《神垕真武庙碑》中有“神垕之镇耕渎(读)陶冶者千余家”的记载。
千百年来,一代又一代钧瓷人在这里生产生活,世代薪火相传,窑火千年不熄,被誉为全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神垕是一个曾经四次被皇封的地方,寓意“皇天后土”,因盛产瓷器窑多火旺而著称。这里有古寨、古街、古庙、古窑和古民居,以及鳞次栉比的商铺星罗棋布的分布在古镇上。
遥望古镇四周,远山环绕,时而有雾气盘旋,在山脚、山腰和山巅。太阳的一抹光线,穿透云层,氤氲在雾气里的远山,你无法看清大山的全貌,可你又知道,总有一条路会蜿蜒至山那头。驺虞河沿寨前广场穿流而过,河道转了两个弯,两弯之间,有百米距离,中间一座驺虞桥。
当你走过寨前广场,穿过天保寨,行走在古朴端庄的老街,浅踏着青石铺砌的道路,在其间走走停停,观赏着遍地手工作坊里琳琅满目的钧瓷工艺品,会让你有一种浸在古画里的感觉。一不小心就会有穿越之感,使每个游客心胸开朗、流连忘返,宛若一滴水墨揉进了千年前的岁月。那些褪色的门楣和瓦片,那些房屋山墙上的破旧笼盔,无不彰显着古镇年代的久远。
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古镇完整地保留着穿越百年岁月的伯灵翁庙、神垕书院、苗家祠堂。这三处古建筑三点一线处于同一中轴线上,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祠堂、学堂、庙堂的三堂文化。典型的清代建筑古朴端庄、气派宏伟,吸引着前来拜谒追慕的文人墨客和全国各地的游客。
伯灵翁庙,也称“大庙”、“窑神庙”,始建于宋代,据现存碑文记载,重建于明朝弘治八年(即1496年),是钧瓷文化的象征性建筑,是神垕作为“钧都”、“瓷镇”的重要标志。大庙的石雕、木雕和彩绘工艺极其精湛,门楣上的雕梁画栋和对八仙过海等各种人物的刻画,都是作为古镇的独特魅力使然。
庙内主要建筑物有窑神庙、花戏楼、道房、东西日月厅,其正门为花戏楼,窑神殿供奉有三尊神像,第一位是窑神孙伯灵,相传为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因其随师鬼谷子学艺,曾烧过炭,既是烧炭的祖师也是瓷业的窑神;第二位是“土山大王”,即历史上的舜帝,据史载,舜曾“陶河于滨”,被窑民们奉为司土之神;第三位“金火圣母”是司火之神,是经皇封的一位为钧瓷献身的民间艺人的化身。窑神庙的建立与神垕烧制钧瓷的历史有关,尊奉三位平民为窑神,是窑主、窑工及家眷创造出来的精神支柱和保护神,寄托了人们对他们的崇敬之情和精神寄托,以及对精湛制陶技艺的渴望之情。
神垕书院是一个坐南朝北,“一进三”式的大宅院,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其光滑斑驳的样貌无声地讲述着书院的陈年往事。院内分为前院、跨院和后院,以一条六十米长的甬道分隔,每个院子的东西厢房均是一明两暗。
由北而南穿过三个小院、四间堂屋,尽头是二十平方的后花园,花园周围垒了石墙,内有石桌、石凳,并饰以花草,围墙上匍匐着秋天的野菊,一丛丛黄色,紫色和白色,给白墙穿了盛装,建筑之雅致,结构之精巧,将明清的建筑风格渲染的淋漓尽致。此刻如果你有幸寻到了神垕书院,能在此品茶赏钧,定会有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妙意境。闲看天边云卷云舒,静观庭前花开花落。一半禅意,一半烟火,这才是平凡人生渴望的生活。
书院隔河相望的苗家祠堂是祭祀祖先的场所,表达了人们在精神上维系延续与神灵和祖先关系的宗教礼仪形式,祠堂里的谱牒记录了苗家先人迁徙的足迹,更连缀了历代子孙的血脉。祠堂特有的深厚历史文化内涵,使人怦然心动,也将各地苗家子孙的根脉牢牢相牵。穿梭在过去的时空中,除了感叹岁月悠悠,还会浮现出那些在祠堂里出现过又消失掉的人和事。
老祠堂里的一砖一瓦,镌刻岁月的纹路,装满了家族的记忆。百年岁月熔铸了历史,木本水源,慎终追远,溯宗寻祖,人之常情。祠堂通过对祖先的祭祀,以同姓血亲关系的延续为纽带,把整个家族成员联系起来,形成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亲和力,成为神垕苗家与各地宗亲的情感归宿,感受着一种生命和灵魂的相牵。
三处古建筑分属道家的地方庙宇文化、儒家的书院文化和传统的孝道祠堂文化,共同构建起神垕地域特色文化的立体形态。其理念以仁、义、礼、智、信,恕、诚、孝为核心价值,着重君子的品德修养,强调仁与礼相辅相成,形成了古镇的浩然之气,包含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美德。
那一窑火,已烧了数千年,神垕古镇独特的地理风貌和历史积淀造就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三堂文化。远处天空,排成人字形的大雁振翅飞过,鸣叫声漫过天际。
神垕古镇是一个令人魂牵梦萦的地方,她是一本厚重的书,永远值得人们去品读!